您現在的位置:
首頁
/
/
二十四節氣—立夏

二十四節氣—立夏

  • 分類:新聞中心
  • 作者:焦世中醫
  • 來源:焦世中醫
  • 發布時間:2023-05-06
  • 訪問量:0

【概要描述】二十四節氣—立夏

二十四節氣—立夏

【概要描述】二十四節氣—立夏

  • 分類:新聞中心
  • 作者:焦世中醫
  • 來源:焦世中醫
  • 發布時間:2023-05-06
  • 訪問量:0
詳情

立夏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,夏季的第一個節氣,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歷5月05-07日,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,太陽黃經達45°。歷書:"斗指東南,維為立夏,萬物至此皆長大,故名立夏也。"立夏后,日照增加,逐漸升溫,雷雨增多。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。時至立夏,萬物繁茂。

我國古人把立夏分為三候,“一候螻蟈鳴,二候蚯蚓出,三候王瓜生”。

一候螻蟈鳴:螻蟈,螻蛄也,適宜溫暖潮濕的環境中,隨著螻蛄的鳴叫,表示夏天的味道濃了。

二候蚯蚓出: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陰物,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土壤中,當陽氣極盛的時候,蚯蚓也不耐煩了,出來湊湊熱鬧。

三候王瓜生:王瓜是華北特產的藥用爬藤植物,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,于六、七月還會結出紅色的果實。

立夏節氣的民間習俗

1、迎夏儀式:“立夏”的迎夏儀式“夏”是“大”的意思,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。古代,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。在立夏的這一天,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,舉行迎夏儀式。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,配朱色玉佩,連馬匹、車旗都要朱紅色的,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。

2、嘗新活動:在后世,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。如蘇州有“立夏見三新”之諺,三新為櫻桃、青梅、麥子,用以祭祖。在常熟,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,有“九葷十三素”之說,九葷為鯽、咸蛋、螺鰤、熄(即放在微火上煨熟;一種烹調方法,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為熄雞)雞、腌鮮、鹵蝦、櫻桃肉;十三素包括櫻桃、梅子、麥蠶(新麥揉成細條煮熟)、筍、蠶豆、矛針、豌豆、黃瓜、萵筍、草頭、蘿卜、玫瑰、松花。在南通,則吃煮雞、鴨蛋。

3、立夏稱人: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。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,秤鉤懸一根凳子,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。司秤人一面打秤花,一面講著吉利話。秤老人要說“秤花八十七,活到九十一”。秤姑娘說“一百零五斤,員外人家找上門。勿肯勿肯偏勿肯,狀元公子有緣分。”秤小孩則說“秤花一打二十三,小官人長大會出山。七品縣官勿犯難,三公九卿也好攀”。打秤花只能里打出(即從小數打到大數),不能外打里。

立夏節氣養生

傳統中醫認為,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,重點關注心臟。心為陽臟,主陽氣。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,維持人的生命活動。心臟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,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,人體的水液代謝、汗液調節等,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。初夏之時,老年人氣血易滯,血脈易阻,每天清晨可吃少許蔥頭,喝少量的酒,促使氣血流通,心脈無阻,便可預防心病發生。立夏之后,天氣逐漸轉熱,飲食宜清淡,應以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,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。

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“春夏養陽”,養陽重在養心,立夏養生心可多喝牛奶、多吃豆制品、雞肉、瘦肉等,既能補充營養,又起到強心的作用。平時多吃蔬菜、水果及粗糧,可增加纖維素、維生素B、C的供給,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??傊⑾闹疽B心,為安度酷暑做準備,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,以達到“正氣充足,邪不可干”的境界。立夏前后,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℃至20℃,正是“百般紅紫斗芳菲”的大好時節。天文專家提醒說,立夏以后,天氣轉熱,傳統中醫認為,“暑易傷氣”,“暑易入心”。因此,值此時節,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,加強對心臟的保養,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,保持神清氣和、心情愉快的狀態,切忌大悲大喜,以免傷心、傷身、傷神。

關鍵詞:
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聯系方式

聯系地址:

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西環城路萬盛理想國A5棟103號房
熱線電話:400-860-7911
招商電話:0431-88888692
郵箱:
1030223321@qq.com

二維碼

二維碼

焦氏中醫門診部

二維碼

澤濟堂小程序碼

留言咨詢

留言應用名稱:
客戶留言
描述:
驗證碼

吉林省焦世健康管理(集團)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
技術支持:中企動力長春 吉ICP備2021000966號

黄视频网站在线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