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,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春季第四個節氣。春分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,春分這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,自這天以后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,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于黑夜,南半球與之相反。春分的意義,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,各為12小時;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,春分正當春季3個月之中,平分了春季。 春分后,氣候溫和,雨水充沛,陽光明媚。
我國古人劃分春分三候為“一候玄鳥至,二候雷乃發聲,三候始電”
其中一候:玄鳥至,玄鳥就是燕子,屬于季節性候鳥,春分時節北方天氣變暖,在南方越冬的燕子又飛回北方,銜草含泥筑巢居住,又開始新一年的生活。
二候:雷乃發聲,雷鳴之后再過五日,看見閃電。雖說驚蟄有雷聲,可是真正多雨的時節是在春分,這個時候天氣轉暖,雨水增多,空氣潮濕,于是有二候“雷乃發聲”。
三候:始電,由于雨量漸多,伴隨著的是雷聲和閃電。這時人們經??梢钥匆姀脑崎g凌空劈下的閃電。
春分節氣的民間習俗
1、吃春菜:春菜顧名思義,是春天的蔬菜。 在嶺南一帶,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。"春菜"是一種野莧菜,鄉人稱之為"春碧蒿"。逢春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。在田野中搜尋時,多見是嫩綠的,細細棵,約有巴掌那樣長短。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"滾湯",名曰"春湯"。有順口溜道:"春湯灌臟,洗滌肝腸。闔家老少,平安健康。"
2、送春牛:春分到,送出春牛圖。什么是春牛圖?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,再印上農夫耕田圖樣,名曰"春牛圖"。送圖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,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俗語,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,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。這些言詞雖隨口而出,卻句句有韻動聽。俗稱"說春",說春人便叫"春官"。
3、踏青、放風箏:春分后,人們紛紛開始踏青出行,戶外活動中,放風箏是一個重要項目。在古代,春分時還有簪花喝酒習俗,這一天,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簪花。 風箏,古時稱為"鷂"、"鳶","鷂"和"鳶"都是鷹類猛禽,古時的風箏大多用絹或紙做成鷹的形狀,因此風箏又稱為"紙鷂"、"紙鳶"。后來,風箏的形狀各異,春天放的多半為燕子風箏。
春分節氣的起居養生
春分時節,在大自然中陰陽各占一半,因此日常飲食方面要遵循陰陽平衡原則,保持機體功能的平衡協調穩定。此外,春分時節氣候十分適宜各種病菌的繁殖和傳播,要注意經常打開門窗給房屋通風,在屋內種一些花草,提高空氣質量和負離子濃度,對人體的健康和心理調適非常有利。
春分飲食講究"調其陰陽,不足則補,有余則瀉"。此時多食用蔬菜水果,可以補充冬季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消耗,對養生大有裨益?!侗静菥V目》記載:艾葉性溫味苦,無毒,通十二經,具有回陽、理氣血、逐濕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,亦常用于針灸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二維碼

焦氏中醫門診部

澤濟堂小程序碼
留言咨詢
吉林省焦世健康管理(集團)有限公司版權所有